增氧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辞去高薪回乡做博士渔夫,湖州这个8 [复制链接]

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朱丽珍通讯员朱旭竞

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湖州,养鱼也有了新模式。

传统印象中,渔业养殖是个辛苦活,鱼养得怎么样,多数时候凭个人经验,忙起来时,养殖户更需要整夜巡塘查看鱼塘情况。

5年前,湖州来了一个“博士渔夫”,在他带领下,几年下来,养殖户坐在屋里,点点手机就能养鱼。

6月28日下午,“促进共同富裕献礼建*百年”乡村振兴百佳典型新闻发布会召开,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杰分享了他作为现代渔夫的智慧“养鱼经”。

辞去高薪回乡做“博士渔夫”

沈杰是个“80后”,也是土生土长的湖州人。年浙大本科毕业后,进入了中科院读博士,并成为了国家第一批物联网专业研究人员。期间,他参与和主导开发了国家重大专项等多项物联网引领性成果,尤其是代表中国牵头制定了全球首部物联网架构国际标准,并获得了国际电工委“IEC奖”。

但在年,初步完成物联网的国际标准核心工作后,沈杰毅然决然辞去原来的高薪工作,带领团队回到家乡创立了庆渔堂公司,从此一头扎进渔业,做起了一名“博士渔夫”。

为什么要这么做?

沈杰说,从小他的家里和周边很多乡亲都是世代养鱼,在鱼塘边长大的他,亲眼目睹过乡亲们因为养鱼丰收而带来的喜悦,也亲历过家中鱼塘里的鱼一夜之间死亡的残酷。从那时起,沈杰就有个心愿,希望将来能帮助渔民改变这种困境。

在外取得荣誉和成绩后,沈杰内心那个声音愈加强烈:从小那个梦想,难道就不去实现了吗?

“那段时间内心尤其纠结,回乡创业必然十分艰辛,而且要放下眼前的一切;但如果不回去履行从小的心愿,此生又注定心里难安。”在沈杰看来,数字渔业的发展规划,能很好的践行他对物联网和传统产业如何融合的思路,回乡,是让他两条人生坐标轴开始交汇的起点。

鱼塘 图片由当地提供

利用物联网科技养好鱼

养鱼,在从前是份体力活。全凭经验不说,养殖户还要担心鱼塘含氧量不足,有时候只能整夜巡塘,常常一宿无眠。传统的渔业,已经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沈杰决定利用物联网科技去帮渔民养好鱼。

“起初,我们团队不仅要面临拓荒者的寂寞,更重要的是数字渔业的系统性变革问题,比如说养殖户的传统观念转变、设备的成熟度、养殖效率提升、供应链标准化、新的商业模式完善等等。”创业期间,沈杰团队在年获得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财*补助金额为万元;年获得了浙江省首批“”新农人项目,财*补助金额为万元;年获得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财*补助金额为万元等人才类项目,为后期公司各项业务的探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作为创业者,沈杰感受到了*府的温暖。这几年,他也把公司从城市搬到乡村,每天24小时都通过物联网,不断帮助养殖户监测水质健康、避免缺氧死亡等问题,让养殖户睡个安心觉,也能逐步体验数字化养鱼的好处。

如今的养殖户,不仅能随时随地掌握整个鱼塘水质的变化,还可通过手机APP在家遥控增氧机的开关,实时监控鱼塘情况,即便一时忘记,软件后台也会有人24小时监控并打电话通知。

目前平台已经实时服务了10多个鱼塘,面积15万亩以上。这些鱼塘边的表箱连着远在城镇的监控中心,水温、含氧量等信息及时发送到渔民的手机上……每天只需要手机就能实时看到鱼塘的水温、含氧量等数据,数百亩鱼塘里的鱼吃得好不好,有没有生病,24小时远程遥控,躺在床上、坐在家里就可以养鱼了。

沈杰(左)

有了科技支撑,鱼塘产量和效益有近10%~20%不等的提升,亩均增收约0元。

“5年里,我们的物联网一共为养殖户提供了万次鱼塘自动增氧服务,及时避免了浮头死亡;拨打了万次各种风险告警电话,让农户睡个安心觉,也能及时处置紧急事故。”沈杰说,公司的管家每天都泡在鱼塘上,累计提供了48.4万人次的运维服务,让物联网能真正24小时全天候地为养殖户站好岗,“尤其让我们开心的是,有些老农户甚至说,庆渔堂的小伙子比亲儿子还亲。还有一些原本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也来咨询回乡养鱼的事宜。”

图片来自于央视截图

推动“数字鱼仓”卖好鱼

不同于生猪和粮食等,水产品非标准严重,鱼塘里的鱼都躲在水里,不到收获的时刻,连养殖户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鱼,什么规格。

“产销之间最大的瓶颈,是数量、规格、食品安全和稳定的供应能力。”这几年,庆渔堂也在逐步探索和建立水产供应链的标准化问题,打造数字鱼仓新模式。沈杰介绍,数字鱼仓一端连接鱼塘,一端跟盒马、叮咚、物美等新零售电商、餐饮、商超等合作,“打捞前检测,确保水产品安全,对规格进行分拣,匹配销售,不断拓展鱼塘数量,保证产量能有稳定供应。”

这样做不仅减少了交易环节,养殖户售价有0.2-0.5元/斤的提升,经过安全检测、规格分拣、品质控制、加工封装也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安全和品质保障能力。当完成养殖端的健康服务管理以及流通标准化以后,就能持续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品,并带动农户端的溢价和增收。

在疫情市场停业期间,庆渔堂为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生鲜电商平台日供量3万斤左右,也为湖州本地渔民滞销打通了渠道。目前,庆渔堂也在拓展与村集体合作建设数字鱼仓。

“数字渔业的变革,必须得多方协同,不能单独作战,包括各级地方*府、村集体、养殖户、产业链企业、金融机构、下游消费主体等。”沈杰说,通过数据的共享和串联,尝试以村为基础节点,建立一张真正的数字化协同服务的网络,共同推进渔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希望未来几年我们的湖州标准能够变成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从而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保障质量安全,实现更好的产销匹配。”

新闻延伸:

记者从会上获悉,年,湖州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亿元,同比增长2.8%,居全省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7.0%;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6:1,成为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省对市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全省第一;省乡村振兴综合评价位列第一;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平均发展水平全省第一;两区三县全部上榜“中国城乡统筹百佳县市”前40名;率先实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全覆盖。

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推进会、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全省数字乡村建设现场会等会议在湖召开。

适逢建*百年之际,湖州公布乡村振兴百佳典型。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除了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杰外,安吉县鲁家村书记朱仁斌也作了“三化路径”拓宽“两山”致富路的经验分享。

通过选树一批具有湖州辨识度的实践案例,不仅展示了湖州打造“重要窗口”中彰显乡村振兴成效的“小窗口”,更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持续发挥“百佳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广一批好做法、好经验、好案例,推动“盆景”变“风景”,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以乡村全面振兴为主抓手,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力打造湖州共同富裕的乡村样本。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