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智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热门话题,电脑代替人脑、科学代替经验,不仅使农业生产更加的精准高效、增产增收,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
在江苏的国家农业示范区内,就有亩池塘智能化生态养殖基地,在这个基地中,物联网被用于养殖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首先从养殖模式上来看,亩水面,只有5亩是高密度养鱼区,占比1.5%,被分隔建成29条长22米宽5米的流动水槽,增氧机吹动鼓起气泡推动水体24小时不间断流动。按钮一开,一头的管道内喷出饲料,鱼群跳跃抢食,剩下的饲料和鱼粪被流水推到另一头,由吸附过滤装置自动吸附后处理掉。其余亩水面则是净化区,种植伊乐藻,并投放少量花白鲢,主要用于净化水质。
相较于传统养殖方法,这种养殖方式改散养为圈养,既吸收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优点,提高养殖密度和产量,产量比原来翻一番,鱼价提高1/3左右,效益提高60%,再者把按经验养殖改为按数据养殖,新进公司的大学生不需养鱼技术和经验,培训几天就能独立上岗操作,原来得用20—30人,现在只要5个人,大大降低用工成本。
虽然现阶段新型养殖模式还没有办法普及,可是广大农民也已经在互联网上尝到了“甜头”,比如农民朋友遇到种植养殖的问题,可以在云种养平台咨询专家,它是全球最大的农技问答网站。里面集合了数万名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专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2分钟内就会得到回复。
新型养殖模式中,物联网得到大力应用。安装在养鱼水槽边的传感器自动监控水温、PH值、溶解氧、COD等七大指标,推水、定时定量投饵、过滤吸附废弃物也采用全自动操作。年被列入省主推水产技术,并获得国家专利,在全国9个省市区超过10万平方米的养殖基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