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养鱼模式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么“跑道养鱼”大家听说过吗?位于河桥镇云浪村的一家企业就玩起了水产养殖新花样,用“跑道”来养鱼,仅仅平方米的养鱼“跑道”年产值就超过了百万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建在水库里的“跑道”。
走进河桥镇云浪村圣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3条25米长、5米宽、3米深的水槽一字排开,这就是鱼儿的“跑道”。可以看到在“跑道”的起点,几台推水增氧机器正在运作。
那个水泡起来的都是他打出来的氧气,就是做底层的增氧,增加水的含氧量。因为鱼在不停地运动,还有这么大密度的鱼,它需要比平时我们所看到水库养鱼更多的氧气,如果说停电了,那我们自动发电机就马上发电,这是不能停的。
企业负责人郑军介绍,“跑道养鱼”就是一种流水槽循环水养殖方式,而这些推水增氧机器则是“跑道养鱼”的关键,有了它们的存在,既能给鱼提供充足的氧气,又能使它在水流的推力下“健身跑步”,让鱼肉更加紧致,口感更加细腻,不仅如此,采用“跑道养鱼”模式,养鱼的密度可以更高。
杭州临安圣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军:按照理论上我们的计算,其实每条跑道一年应该可以产出在8万斤左右,那么我们基本上控制每条跑道在3万斤左右,三条跑道基本上在10万斤左右一年。
据了解,郑军是从年开始接触“跑道养鱼”,投入80多万元建了3条“跑道”,鱼的种类也比较多,有鳊鱼、鲫鱼、黑鱼等十几个品种,主要供应给钓鱼俱乐部钓鱼、杭州60多个社区的团购以及企业自身的需求,年产值在一百多万元。
杭州临安圣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军:我们还是追求品质,所以我们卖的价格就比较高,我们最便宜的卖25块钱一斤,最高的要卖到30几块钱一斤,我们的太阳鱼都卖到40块钱一斤。因为鱼的品质好,我们的社区团购,包括我们的钓鱼俱乐部,那些会员都是非常认可的,觉得这个鱼非常好。
除了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跑道养鱼”模式还能收获生态效益。郑军介绍,在“跑道”里还有抽污泵,定期会抽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鱼粪和残存饲料,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变成有机肥,用来种植蔬菜,整个过程实现了养殖尾水的零排放,既解决了鱼类养殖的水污染问题,又做到了“变废为宝”,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融合。
杭州临安圣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军:规定是只要这么一个三级沉淀就行了,但是我们比它的标准做得更好一点,我们里面还有第2个沉淀池,跑道式养鱼它真正的亮点就在这里,就是说对于社会环境没有污染,我们觉得首先第一位的还是环境的保护,这是最重要的。
文字:蒋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