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要学会放弃1jaacunm [复制链接]

1#

要学会放弃


一般来说,人的本性是习惯获得,而不习惯于放弃。自从一生下来,我们便不断地获得,从父母那里获得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中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成人后,我们靠人生机遇和自身的努力继续获得:爱情、配偶和孩子,获得金钱、财产、名誉、地位,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然而,世界上的事物都存在矛盾之中,有“取”必有“舍”;有“得”必有“失”。客观事物不会按照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心想事成”只能是人们美好的心愿。但我们往往容易把获得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而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当失去时,总不免感到痛苦和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痛苦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如此这般,就使我们陷入了人们常说的那个怪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欲望的过程,欲望不满足时痛苦,满足无聊,于是我们就在痛苦与无聊中摇摆度日。


    那么,我们能不能摆脱这种尴尬的人生境地呢?我想应当是可以的,人们不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子吗?”这就要学会放弃。道理本来很简单:我们与其去“追求”一个根本就无法得到的东西,则不如“退而求其次”,干脆“放弃”它就算了。选择“放弃”看似消极,其实不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放弃恰恰是对“追求”目标的重新选择,使我们能够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去享受人生乐趣。


    “放弃”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在一个快速发展、充满各种诱惑的环境中,如能保持一份纯真,能不随波逐流,耐住清贫和寂寞,则是需要“放弃”的。因为放弃能使人生进入一个很清澈的境界,你会感到生活因单纯而显得十分美好。


    再进一步说,人生的艺术只是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因为生活本身即是一种悖论:它一方面,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的对这些礼物最终的弃绝。正如先师们所讲: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两手而去。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人的生命是短暂的,随之也会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如果我们能够看破这一点,学会放弃一些东西,对功名利禄,不刻意追求,不过于执著,不和自己“叫劲”。怀着一种“达观”的态度,作到“得之坦然,失之泰然”,甚至不等到失去时就主动放弃,我们或许就能摆脱痛苦和无聊,活得就自在多了。


    自我放弃的最大诀窍就是追求休闲宁静,尤其不要心里总装着那么多事,等你去解决。当你真正撇开那繁杂事务时,你将为活得逍洒的时候,整个世界好像就是你的。这是阿Q精神?那不过是一种说法,毕竟时间在每一瞬间对人都是平等的,而这平等公允与否就看你自己了。即使我想推广一种懒汉哲学,绝大多数人也不会听从的,真正的学问在于放弃什么,怎样放弃,所以说需要“学会放弃”。有得必有失的说法太无奈了,学会放弃,是要使“失”本身成为“得”,成为对“得”的享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