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做足硒文章带来新希望大兴农场推进供给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价格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382.html

黑龙江日报7月9日讯走进大兴农场,“倡享生态美,食安大兴米”这几个大字便会跃入眼帘,这不仅仅是一句赞歌。大兴农场三面环水,内有富硒,外有湿地,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近年来,农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硒”字上做文章,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给职工群众带来新“硒”望。

5.8万亩富硒地叫响“金招牌”

“经过专家检测,这些红色区域的地块都是含有硒的,而且富硒土壤资源丰富,属于天然富硒带。我们将以‘硒’为贵,打响‘高富硒’大兴特色品牌。”大兴农场副场长李学军手指着《黑龙江省大兴农场天然绿色富硒分布图》自豪地介绍道。

大兴农场地处挠力河和七星河之间,黑土层深达30厘米,且境内拥有湿地56万亩,拥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8万亩。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分别两次来到三江平原进行调查,最终认定大兴农场富硒耕地面积5.8万亩。经过检测,大兴农场土壤硒含量在0.4~1.47mg/kg之间,均高于我国富硒土地标准,是发现的较为珍惜的富硒带之一。

据科技科科长高海军介绍,农场为每块富硒土地建立了“身份证”,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经济附加值和产品竞争力。“我家这块多亩地就是富硒地,这两年种的都是‘航天’稻花香,销路好着哩,去年我的粮食还没等拉到晒场就被签了订单的买主急着拉走了!”大兴农场第五管理区邓道军说,“去年,亩效益比其他品种高出元。有富硒这块宝地,今年肯定又错不了,因为大家都认这个。”

“硒”土如金。大兴农场充分利用“寒地黑土、天然富硒”优势,巧做硒文章,打响黄金招牌。启动了“优质富硒米工程”,重点推广三江6号、绥粳18号、苗稻2号等适口性强的优质品种,打造富硒绿色品牌;依托“航天中试基地”优势,开启水稻“航天”模式,建立了“航天稻花香”示范区和“航天果蔬”采摘园,叫响航天富硒特色品牌;创新种植方式,试验推广种养共作新模式,发展种养生态品牌。年初,农场的近6万亩富硒水稻就已全部签订了订单,粮食还没下来早已抢购一空。

千亩种养共作产出“放心米”

“这水稻田里的螃蟹和小龙虾能自如地生活,证明无农药、无化肥,我们采用生物除虫和人工除草相结合,全田施用有机肥料,生产出的绝对是绿色可靠的放心米。”大兴农场农业科科长孙福海介绍说。

种养共作成为农业生产新的发展方式。今年,这个场试验种植鳅稻、蟹稻、龙虾稻面积共达亩。两年间,通过试验和对比,掌握了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措施,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双赢目标。

“自从安装了水质监测仪后,我可以随时在手机上监测池子里的水温和含氧量,如溶氧量低于标准值了,手机就会自动报警,我便可直接在手机操作增氧机进行调控,非常方便。”种养共作示范户王光宇打开手机,点开水质检测APP开始熟练地操作起来。

为了保证泥鳅、螃蟹、龙虾与水稻互利共生,大兴农场在种植上选用的是全省优质粳稻新品种齐粳10,严格按照有机种植标准,实施“三减”,在全程施用生物有机肥,不施用农药化肥,不使用药剂除草。在养殖上,每个池子安装了太阳能诱虫杀虫灯,进行生物防治虫害。为了提高养殖的成活率,今年新配备了一台水质监测仪和8台增氧机,安装了溶氧、水温自动检测设备,可在手机上进行实时监测。

“种养共作的富硒大米很畅销,去年我家大米现磨现卖,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认可,销往北京、江苏、湖南等地,还在全国发展了多个代理商,除去成本,一斤能纯赚5元钱。”示范户王光宇兴致勃勃地说,“我们申请的商标已经注册成功了,这回有了自己的品牌,今年,我们将主打鳅田米、蟹田米、虾稻米这三大品牌,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客户。”

一条路破解5道“难题”

今年,大兴农场第九管理区科技示范户胡春光的地好不热闹,一波儿又一波儿的人们前来学习参观水田标准化建设。在胡春光的水田地,只见眼前一道4米宽的田间大道伸向远方,道路两边绿油油的水稻一眼望不到边,水田成格、池梗笔直、沟渠相通,好一幅现代化田园风光画面。

“今年开春,我投入了13.5万元对这块地进行标准化建设,将原来的个格田改成现在的24个格田,每个格田的面积扩大到20亩左右。改造后,亩地每年就可节省生产资金近6万元,省下来的就是赚到的,两年就回本,第3年纯赚,就这一条路解决了所有生产问题。今年,我还安装了智能化节水控制阀,坐在家里就可以控制田间水层,田间的供排水就再也不用我这个老头子亲自跑腿啦!”胡春光自豪地向大家介绍。

针对当前用工荒和各项生产费用上涨的趋势近年来,农场积极鼓励种植户进行土地平整、格田扩大。胡春光是大兴农场科技示范户,他凭借多年来的种植经验,积极响应农场水田标准化建设的号召,琢磨出一举多得、节本增效的好办法,改变了传统的格田布局。

据农业科副科长杨成林介绍,这块地通过水田标准化建设,一条路破解了5道生产难题:第一,增加土地面积25亩,产生经济效益1.2万元;第二,省工,插秧机传统标配雇工7人以上,改造后,省了3个挑苗工人,4人即可完成作业,节省1.5万元,月工减少了1人,节省2万余元;第三,省时,在插秧时间上缩短了3天,节省1万元;第四,有效抗灾,以前遇到涝灾年,运粮车根本进不去地,现在修了这条路,运粮车在道边就可装卸粮食了,而且不会破坏本田土壤结构,有利于第二年机械生产作业;第五,节水增温,原来水渠在中间,供排水效果不好还浪费水资源,现改为全田四周水渠,延长了供水渠道,增加了水温,可提高米质,增加产量。

“我们将做强富硒品牌,做大富硒产业,让富硒富民,使广大职工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带领大家走向‘硒’望之路。”大兴农场场长刘博坚定自信地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