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缺氧引起的海鲈游水现象,有哪些防治方 [复制链接]

1#

池塘养殖海鲈经常在发病时,出现一种我们习惯上称为“游水”的症状,表现为发病鱼上浮,在水面下一定深度停滞或漫游,多数“游水”的鱼都体色发黑,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游水”,这样的鱼都会死亡。“游水”是海鲈发病后重要的一种症状,但也不是所有疾病都表现出“游水”的症状。因为“游水”的鱼肉眼看不出其他明显的疾病症状,海鲈养殖从业者往往弄不清“游水”的具体原因就大量盲目用药,有时治疗效果很差,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很大损失。

本篇文章总结了常见的几种海鲈“游水”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希望对海鲈养殖从业者有所帮助。

01

缺氧引起的海鲈“游水”

由缺氧引起的“游水”主要发生在连绵阴雨天或夜晚闷热无风天气的次日早晨,以及突然“倒藻”池水变清后,有时拉网以后次日也会发生,不同养殖阶段的不同规格海鲈都会发生,养殖中、后期规格在克/尾以上,池塘负载量增大、增氧能力不足时更容易发生。

海鲈缺氧后一般不像其他鱼类把嘴伸出水面呼吸,而是在水面下停滞或漫游,就是渔民习惯上称的“游水”。

由缺氧引起“游水”的防治:

池塘养殖海鲈放养密度高,投喂量大,池塘底部积累粪便、残饵等有机质多,耗氧严重,平时应该定期用氧化剂改良底质,避免耗氧物质积累。在阴雨、闷热、无风等异常天气必须打开全部增氧机,减少投喂量,并及时巡塘,一旦发现有海鲈上浮“游水”,马上在第一时间泼洒增氧药物急救。

02

气泡病引起的海鲈“游水”

海鲈对气体代谢的调节能力比其他海水养殖鱼类低,养殖海鲈既容易发生缺氧,也容易发生气泡病,气泡病是池塘养殖海鲈的一个主要的疾病,发生气泡病的海鲈也上浮“游水”。海鲈气泡病主要发生在鱼苗培育阶段和养殖前期,规格越小的海鲈对气泡病的敏感性越强,规格达到克/尾以上之后发病率很低。雨过天晴、艳阳高照的天气,或者连续晴天忽然出现“白撞雨”前闷热无风,以及苗种阶段杀完虫以后的两三天左右都是气泡病的高发期。

根据经验,池塘养殖海鲈水体水质pH值达到8.5,就会发生气泡病而“游水”。

由气泡病引起“游水”的防治:

海鲈是非常容易患气泡病的鱼类,池塘养殖海鲈要特别注意水质的变化。当春季和夏初季节水温升高,藻类开始繁殖、水色开始变绿的池塘一定要监测pH值变化,当pH值快速升高、伴随水色渐浓时,要用药物控制藻类繁殖。晴天中午、雨后晴天及发生“白撞雨”闷热天气时加开增氧机曝气。发生气泡病上浮“游水”时,马上打开所有增氧机曝气、泼洒表面活性剂以降低水体表面张力,促使过饱和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并根据具体情况泼洒杀藻剂。

03

氨氮、亚硝酸盐过高引起的海鲈“游水”

池塘氨氮或亚硝酸盐过高也是海鲈“游水”的重要原因。养殖前期发病较少,主要发生在养殖后期。经过长时间投喂以后,池塘粪便、残饵等有机质大量积累,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如果遇连续阴雨天水体氨氮很容易升高。连续晴天后,亚硝酸盐也经常突然升高。氨氮、亚硝酸盐升高引起海鲈中*,上浮“游水”,慢性中*的海鲈在水面下缓慢“游水”,当氨氮或亚硝酸盐突然快速升高时呈急性中*症状,海鲈在水面侧身急速快游,有时身体颤抖,此后病鱼马上下沉死亡。

由氨氮或亚硝酸盐过高引起“游水”的防治:

对于氨氮和亚硝酸盐长期偏高的池塘,最好做换水处理,少量多次;并且可利用有机酸来降低氨氮亚盐的浓度。

海鲈养殖中后期定期用氧化剂改底,保证池塘有足够的增氧能力,及时氧化分解平时产生的有机质,减少有机质积累,避免氨氮和亚硝酸盐长期积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